第6章 请安路上(二伯哥出场)

陆溪醒的时候天还只是蒙蒙亮,日光透过窗子照进来,只勉强能让她看清个大概。

淡青色的床幔挂在钩子上,她盯着发了会儿怔。她记得昨夜睡前玉霄分明放下了帷幔,此时怎么是拉开着的?

是玉霄后来怕她睡不安稳,特地半夜来看她了吗?

陆溪脸上泛起红晕,由衷希望玉霄没看到什么不该看的,她昨夜罕见地做了个春梦,梦到在少年时借住的禅房,十六岁的虞忱把她推倒在那张小木床上,床吱吱呀呀地摇,他就那样托着她的屁股掰开穴口,挤压在她身上。

他一改平时的温柔,动作很粗暴。

一开始她还能迎合,到后面完全是被掰着腿操干的。

她又哭又叫,爽得天灵盖发麻,蹬着腿就要爬走,结果又被握着脚踝拉回去。

虞忱的表情很冷,任凭她怎样求饶,怎样亲他舔他,怎样撒娇都毫不在意。令她不由得想起来初见虞忱的时候。

陆溪对他的印象却是很早就有了。

在更早的五年以前,陆溪还借住在善因寺,整日只能与女尼们的诵经念佛声相伴。

善因寺不受外来香火,因已逝的慈宁大长公主曾在此出家,勉强算皇家寺庙,受的都是皇家的供奉。

善因寺在半山腰,山顶则有另一座更出名香火也更旺盛的善祥寺。

当时十六岁的虞忱护送祖母老太君上山礼佛,路过善因寺时,便下马讨了碗水喝。

除她之外,善因寺也常有富贵人家的小姐因故来清修,吃斋念佛以保佑父母的。

难得有那样貌美如玉的少年公子,那群小姑娘借机都凑过去偷看他,他就绷着唇,一双星目倨傲地扫了一眼,立即就收回视线。

脸色很冷,不像玉,反而像是冰雕雪砌出来的一样。

陆溪在帘子后面只瞧了一眼,就不敢再看,生怕他目光投来,厉声呵斥她。

这样凶巴巴的郎君,她可不敢招惹。

梦里的虞忱就是这幅凶巴巴的模样,手掌也是冷的,粗糙的手指滑过她的腰腹,宛如被一条冰冷的蛇攀上了一样。

那鳞片刮得她浑身酥麻。

一整个早上,她都忍不住回想昨晚的梦,想多了就忍不住难过,虞忱的遗体运回京城后,是她亲手为他敛容的。

棺椁里那张惨白的脸每晚都会出现在她的梦里,连同着他身上那些可怖的血洞。

他随军队出征前,两人还曾吵过一架,那时候她也想不到那是最后一面。

陆溪的心抽抽地疼,脸上的红晕也尽数褪去,变成了可怜的苍白。她甚至开始埋怨自己,为何会在这时做这种不知廉耻的梦。

她哭得太多回了,一开始侍女们会陪着她掉眼泪,到后来,她们总要叹口气再劝她振作起来。

所以陆溪这会儿也只敢藏在床褥之间小声啜泣,直到玉霄过来叫醒她之前,她总是还有时间为亡夫难过。

-

外面下着小雨,玉霄给她披了条挡雨的披风,浑身上下清一色的素,越发衬得陆溪娇柔似水。

玉霄尽力不去看少奶奶微红的眼睛,她只是有些担心,善意地劝解道:“您这是何苦呢?老太君分明传话免了您这个月的请安了。”

陆溪摇摇头:“祖母难得回府里住,也不知哪日就要搬回园子里去了,我们做孙辈的,总要尽一尽孝心。”

平昌侯府老太君今年也已七十有二,她平日不住在侯府,而是住在一街之隔的宜春园。

那园子是老太君六十六岁大寿,由贵妃下旨建造给她颐养天年用的。

贵妃仙逝后,老太君因思念女儿便常住在园子里,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侯府与亲人团聚。

虞忱兄弟三个倒是每旬休假会进园子磕头,陆溪却只在大婚后见她不过六七次。

侯爷是个一心修道不管事的,郡主也只在乎亲生的世子爷。她如今新寡,处境上愈发尴尬,为了能过得好点,也只好去讨好老太君。

玉霄心中百转千回,她心思剔透,何尝不知道中间的缘由。只是免不了替少奶奶心酸,这才刚过了头七,就得整理心绪去讨好别人了,哎……

外头雨下得小,玉霄撑着伞小心翼翼挡着少奶奶。

路过花园时,不知道哪来的一阵邪风,吹得油纸伞往后仰,玉霄一时不察,差点让风把伞卷跑,她使了劲才拿稳,却没注意到陆溪被风雨吹迷了眼。

她的眼睛本来就因为哭过所以略带红肿,雨丝又沾在睫毛上遮住视线,陆溪没看住脚下,一个踩空,竟直直往前跌去。

“呀!”玉霄小声惊呼,没等她伸手去捞,就见拐角处一个人影出现,牢牢地把摔倒的陆溪接住在怀里。

预想中摔得头破血流并没有出现,浅淡的松香气包围住了陆溪。她视线恢复清明,直直地对上了一双含笑的眼睛。

正是虞忱的二哥,侯府的二少爷,虞恒。

修长洁白的手稳稳托住女子柔软的腰肢,虞恒能看见她眼底一瞬间透露出的茫然,像是不理解他怎么会出现。

虞恒含着笑意,没开口。反而是揽着陆溪的腰,将她凌空抱起,还没等她惊呼,便把她放在有屋檐遮挡的长廊下。

玉霄回过神,收拢雨伞,福身行礼:“二少爷。”

陆溪这才回神,也跟着喊道:“二哥。”

虞恒扫了一眼两人的打扮,问:“是要去祖母那里?”

“对,”陆溪点点头,“二哥也要去吗?”

虞恒“嗯”了一声,“一同去吧。”

他天生长着一双桃花眼,嘴唇也总是似笑非笑,很轻易就能获得别人的喜欢,陆溪也不例外,起码在这个府中,虞恒是排第二能令她感到亲近的人。

方才的风雨吹湿了陆溪的发丝,墨色的长发蜿蜒贴在她白皙的脸蛋上,像极了不知哪个山中清潭爬出来的妖精。

虞恒瞧着,顺手为她拨开了黏在皮肤上的发丝。

他语气很温柔:“下回小心些,下着雨,就多带几个侍女再出门。”

陆溪不反感他的触碰,提起这件事语气也颇亲近:“二哥是知道我的,总不喜欢那么多人跟着。”

他们相识很早,比虞忱遇见她更早一点。

平昌侯修道在整个京城也是出了名的,这位二少爷则是三个儿子中最像平昌侯的。

他虽然没跟侯爷一样束起道士头穿上道袍,但平日里也很爱这些神神鬼鬼的。

那时他就有事没事爱往道观或寺庙里跑。

善因寺历史久远,在慈宁大长公主拨款重新修葺前,这座寺庙就小有名气。

只因这里潜藏着一副前代的壁画,陆溪的生母在丧夫后曾受住持邀请,来寺里修补壁画。

母亲去世后,她也一直借住在寺庙里。

正因如此,她才跟虞恒熟识起来。虞恒对儒释道都有些研究,偶尔也会同她讲一些佛法。

可惜在她与虞忱成婚后,虞恒就去游历西域了,两年来鲜少有回来的时候。

不过他是个很少见的好人,对待亲人都很好,连虞忱过世,也是他亲自赶过去扶着灵柩回来的。

虞恒和风细雨,虽然许久没独处,但同她说起话时,还是和曾经一样,三言两语就让她心情好了些许。

她神情轻松了一些,自然逃不过虞恒的注意。

她变得比两年前更美了,那时她才十七岁,穿着大红色的嫁衣,站在虞忱身边,粉面桃腮,捧着茶,小声喊他二哥。

他回答的声音干涩又沙哑,硬是从喉腔挤出来了一句应答,接茶的手也是尽力压抑不发抖。

她却根本没注意到他的苦涩,只是在听到应答后,眼中迸射出欣喜的光芒,下意识转过头与新婚丈夫对视,小夫妻之间是说不出的浓情蜜意、心意相通。

那时候她多美啊,像是被泡在蜜罐子里一样,连发丝都是轻盈的、喜悦的。

两年中他也短暂地回京待过几天,每一次看到她幸福的模样,都会灼伤他的眼。

虞恒余光扫过身侧陆溪红肿的眼眶,心里忍不住发出一声嗤笑。

他甚至是有些幸灾乐祸地出现在这里的,虞忱死的那天,他接到消息从百里之外赶去,面对弟弟的尸体,他第一反应竟然是狂喜。

阴暗的念头吞噬了他整个人,他带着灵柩回到京城,两年不曾正视他的陆溪依然没把目光放在他身上,她哭得撕心裂肺,倒在灵柩旁。

虞恒也垂着眼泪,一脸悲痛,他扶起来陆溪,劝解她,他说不要难过。

又怕接下来会忍不住说,虞忱也没什么好的。

他说,这是个意外。

但是虞忱死不足惜。

他活该,他应得的,他已经先我一步占有你足足两年,他也该去死了。

那时候他抱着陆溪,她哭喊着拼命挣扎,想要扑到灵柩上去。

虞恒怜悯着抱住她,他认识她太早,那时候她才十五岁,刚刚经历丧母之痛,舅舅拼命留她住在家里,她却毅然回到寺庙。

女尼们怜惜她,很照顾她。

每回他去,那个年长的僧尼都会用警惕的眼神盯着他。

他废了好大力气才扭转了僧尼们的印象,他终于能够接近她,她也会用那双漂亮的眼睛注视他,喊他虞家哥哥。

她还那样小,稚气未脱,过于年轻。他总以为来日方长,可以慢慢等她长大。

但意外总是来得那么突然。

虞忱见到了她,少年人眼中的惊艳和心动来得太过明目张胆,虞恒忽视不了,他的心也砰砰乱跳,他安慰自己,老三面冷心冷他哪里会……

可他偏偏就是会!第一面心动,第二面就敢上前磕磕绊绊表白。再之后他跑去找父亲,被父亲揍得半死。

父亲这里行不通,他就干去找陛下。

谁知道陛下真的就应下来,还为此下了圣旨。

虞恒嫉妒虞忱,嫉妒得发狂,午夜梦回他都恨不能自己这个弟弟去死。他真怕自己被嫉妒心引去做下什么事,于是他逃也似的离开了京城。

回想往事,心中无数情绪交杂翻涌,虞恒深深舒了口气。

蜿蜒的长廊总会走完,祖母的居所近在眼前,迈出长廊阶梯时,虞恒贴心地扶了一下陆溪。

外面的雨不知道何时停了,玉霄手中的油纸伞也没了用武之地。

日光破开云层洒在陆溪身上,金灿灿的光照射着她头顶寡淡的丧花,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边,格外好看。

虞恒含笑注视着,他想,到底还是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