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骗

在大概讲了下恶灵的特点和领地性后,那位被称为“魔术师”的女士继续写道:

“虽然苏珊娜·马蒂斯的实力相当于序列5,但你想解决她也不是没有办法,你可以用那把刀给查理来一下,把‘遇到蒙苏里鬼魂’的命运交换给他,等苏珊娜·马蒂斯被蒙苏里鬼魂干掉后,你再把‘遇到蒙苏里鬼魂’的命运换回来,重新存储在刀内。

“好吧,以上是在开玩笑,这个方案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几乎不可能成功:

“一,蒙苏里鬼魂有可能只杀死遇到他的人;

“二,即使蒙苏里鬼魂干掉了苏珊娜·马蒂斯,你也没法知道,也就不能及时将命运换回来,不影响到查理;

“三,查理应该不是孤儿,父母兄弟姐妹可能还建在,蒙苏里鬼魂会不会出特里尔杀人,目前无人知晓;

“四,蒙苏里鬼魂未必能真正地杀死苏珊娜·马蒂斯;

“五,必须查理自己也承认过,苏珊娜和他才能在神秘学上具备夫妻关系。

“我说这么多,主要是告诉你,不要这么想,也不要这么做,从你拿查理当‘人质’这点可以看出你有相应的倾向。

“其实,这既是危机,也是机会。

“对你而言,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找K先生求助,请他帮忙应对苏珊娜·马蒂斯的威胁。

“记住,求助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获得对方信任的有效办法,当然,前提是对方要愿意,且有相应的能力。

“你可以适当展现出自身的潜质,让K先生觉得你有利用价值。

“祝你一切顺利,祝你尽快获得K先生初步的信任,成为那个组织的一员。”

卢米安看完手中信件的第一反应是,“魔术师”女士喜欢絮叨,爱把话题扯得很远再拉回来,并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当借口,而且,她总是会有一些荒诞的,近乎开玩笑的想法,这和“海拉”女士精练、简洁的回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写信风格应该是“魔术师”女士的习惯……卢米安抿了下嘴巴,摩擦灵性,点燃火焰,烧掉了手中的纸张。

看完那两封信后,他也放弃了用“堕落水银”解决苏珊娜·马蒂斯之事的想法,毕竟他和苏珊娜不只是在一段很短的命运里有交集,不能像剥离“遇到蒙苏里鬼魂”这个命运那样简单。

相比较而言,找K先生帮忙确实是一个卢米安之前完全没想到的有效办法。

这还能迅速拉近他和K先生之间的关系,以完成“魔术师”女士的任务。

略作思索,推敲了下该怎么和K先生讲述这件事情,怎么展现自身价值后,卢米安换上灰蓝色工人制服,戴上深蓝近黑的鸭舌帽,出了207房间。

来到一楼,卢米安看见查理穿着亚麻衬衣和黑色长裤,在大门处徘徊。

“你在做什么?”他笑着打了声招呼。

查理堆起了笑容:

“夏尔,你能不能陪我去一下当铺?我请你吃早餐和午餐!”

当铺的官方称呼是典当行或者典当公司。

“去当铺?”卢米安靠近查理,压着嗓音问出了后面那个问题,“没什么事了吗?”

查理左右看了一眼,苦涩笑道:

“他们给我说这次没问题了,苏珊娜那个恶灵已经被净化。

“不管到底还有没有问题,生活总要继续,哈哈,这句话是我听酒店一位客人说的,是不是显得很有文化?

“总之,对我们这种人来说,一天不工作就意味着走到了破产的边缘,用不了多久,可能又要重新尝到饥饿的味道,我得赶紧把那条钻石项链抵押出去,换回现金。你知道吗?只有现金才能给人安全感,那不是衣服和首饰能够替代的,食物都要差一点!”

说到这里,查理逐渐兴奋:

“艾丽斯太太说那条项链价值1500费尔金,抵押出去应该能拿到1000。

“噢,神啊,我活到现在都还没有见过整整1000费尔金摆在面前,我就算成为侍者领班,也得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有可能攒下这么一笔钱!

“到时候,我们去白外套街咖啡馆吃午餐,我要来一份迪瓦尔肉汤,一份粗盐红酒牛肉,一份苹果里脊肉!”

在白天鹅酒店别的没学会,学会报菜名了?卢米安腹诽了一句,若有所思地问道:

“你想请我保护你?”

查理嘿嘿笑道:

“这么大一笔钱,我一个人带着会害怕,夏尔,你可能还没有那种体验,走在路上,怀疑每一个人都是小偷,都会来抢我的体验。

“之前我带着那条项链回来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紧张到差点晕过去,是不是很难想象?”

“是。”卢米安笑了起来,“我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体验,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因为我只会让别人觉得我想抢他。”

比如马格特,刚贡献了一千多费尔金,几乎能买下那条钻石项链了!

查理的笑容瞬间冻在了脸上。

隔了好几秒,他才勉强笑道:

“所以我才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去当铺。”

他刚才真的怀疑起夏尔来钱的路子,这位邻居明明有能力有头脑,却一直没急着找工作,天天到处闲逛,一副不缺钱的样子,可他又住在“金鸡旅馆”而不是“白天鹅酒店”。

想到夏尔假扮律师混进警局给自己提供重要消息,想到对方帮自己在苏珊娜·马蒂斯威胁中活了下来,查理又觉得这不算什么:

夏尔就算真是小偷、强盗、诈骗犯,那也是冒险帮过我的小偷、强盗、诈骗犯!

卢米安满意于查理被吓到的表情,笑着问道:

“你打算去哪个当铺?”

“我听说天文台区的几个当铺价格更公道。”查理早有想法。

卢米安点了点头:

“我正好要去天文台区。”

他打算找奥斯塔·特鲁尔问K先生的联络方式。

查理异常欣喜,花费1费尔金巨资请卢米安吃了烤肉馅饼、奶油小圈饼配梅子酸酒,当然,这也包含他自己那部分。

卢米安坦然接受,一点也没客气。

走出乱街,查理见卢米安直奔公共马车站牌,略感心疼地跟了上去。

他看了下四周,见没什么人,好奇地低声问道:

“你昨晚说你那把刀叫‘诅咒之刃’,被它割伤的人真的会死掉全家吗?”

遇到苏珊娜·马蒂斯之前,查理完全不相信这种事情,即使听说了,也是作为吹牛的谈资和演讲的养分,但现在,他怀疑夏尔真的拥有一把神奇的武器。

卢米安侧过脑袋,微笑看着查理:

“想试一下吗?”

查理打了个寒颤,讪讪笑道:

“我相信你。”

“是吗?可我昨晚只是诈唬苏珊娜·马蒂斯啊,我一个普通人,不这样已经死了!”卢米安笑着说道,“我编的‘诅咒之刃’故事你不觉得耳熟吗?你没在那个疯子清醒的时候听过蒙苏里鬼魂的传说吗?”

查理听得眼睛逐渐睁大,一脸的愕然:

对啊,那不就是蒙苏里鬼魂的传说改了一下吗?

夏尔真是太会骗人了,一个普通人竟然靠诈唬骗过了苏珊娜·马蒂斯那个恶灵,让我和他都活了下来!

我也就是在酒吧内吹吹牛,偶尔骗骗人,和他完全没法比。

胆子大,有头脑,这样的人肯定会发财!

见查理真的相信了自己刚编出来的谎话,卢米安努力控制着没让自己笑出声音。

他一本正经地问道:

“你的父亲和母亲还活着吗?你有兄弟和姐妹吗?”

“……”查理愣了一下,受惊兔子般往旁边跳了一步,“你问这个做什么?”

难道真有“诅咒之刃”,他现在是想先弄清楚我还有哪些家人?

卢米安顿时哈哈大笑:

“你不会真被吓到了吧?

“你也太容易被恶作剧了吧?”

想到傻瓜仪那件事情,查理懊恼地拍了拍脑门。

他都快分不清楚夏尔哪句话是假的哪句话是真的了。

不过,被恶作剧之后,他更加笃定“诅咒之刃”是假的,改编自蒙苏里鬼魂的传说。

夏尔就喜欢用这种假的东西骗人,就像傻瓜仪一样。

嗯……“诅咒之刃”这个故事很好,现在他属于我了,晚上就到酒吧用它吓人!

两人乘坐公共马车抵达了天文台区,查理问了好几次路,总算找到了那家名为“菲尔典当行”的当铺。

那位于一栋七层高的米白色建筑内,壁柱、拱券、浮雕、大窗户等一个不少。

雄伟的大门处,“菲尔典当行”的上面,则刻着三个单词:

“自由,平等,博爱”

自由地抵押每一件物品,平等地歧视每一个前来抵押东西的人,爱任何一个能压低价格的机会?卢米安忍不住腹诽了一句。

一个当铺竟然把共和国的政治口号刻在了门上,这是多么的滑稽啊!

当铺大厅内有几个柜台,前方摆放着一排排长凳。

此时,有几十个人坐在那里,等着办事员鉴定完物品价值,叫到自己的号。

查理熟悉地找到一个空着的柜台,将钻石项链递了进去,收到了一张写有待鉴定物品名称和相应号码的纸条。

过了一阵,负责给钱给当票的柜台喊到了查理的号码。

查理满是期待地过去,丢失了灵魂般回来。

“怎么了?”翻阅着大厅内摆放的那些报纸的卢米安疑惑问道。

查理又茫然又失落地说道:

“那条项链,那条项链是假的,只值12费尔金……”

说点事情

这段剧情的主框架写出来了,总算可以说一下了。

查理这个人物的原型来自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我最开始看这本书,主要是想找一些关于贫穷和饥饿的细节,毕竟我小时候虽然家庭条件不算太好,但也只是窘迫,还没到饥饿和穷困的程度,要想写得真实,需要从各种报告文学、新闻采访、人物传记里汲取营养,嗯,剩余的参考资料后面一并提及。

翻看《巴黎伦敦落魄记》的过程中,我读到了那个以为自己拜的是圣人谁知是妓女结果真的转运没有饿死的真实故事,我第一反应是,我去,这太有灵异感、诡异感了吧,一种细思极恐的味道,这要是再接上妓女本身的问题、后续的厄运,不就是一个标准的诡秘世界故事吗?

等我故意复刻这个桥段写出来的时候,绝大部分读者也产生了这肯定有问题的想法,和我一模一样。

而这也符合我希望将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和超凡体系结合在一起,以达到真中有幻,以真带幻的写作目的,这一点,从诡秘开始,就是这样,但那个时候,可能是及时提到了人物原型,或者用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比如伦敦大雾霾事件,所以,没人说什么。

我最开始只是把拜妓女的故事作为参考素材,没有一定要用的想法,直到我细化外神相关设定,查莉莉丝词源的时候,看到了一则资料:

在叙利亚地区的传说里,有七个情欲之灵,有男有女,一个女的叫莉莉丝,一个男的叫莉林,剩下五个也都是li+XXX的名字,它们能与人梦交,使人筋疲力尽,备受折磨,之后会因为占有欲,视自己为受害者的妻子或者丈夫,然后基于嫉妒危害对方的另一半——出处是《巫师:一部恐惧史》107页

看到这里,我的想法是:

梦交,情欲,占有欲,嫉妒……母树,你还说不是你的人!

将情欲之灵加上树精概念作为母树途径的序列5之后,我也有了怎么处理拜妓女那个素材的灵感,有了后续情节怎么发展的思路,于是决定用上。

我最初是打算化用这个素材的,免得被人一眼看出来源自哪里,但一想这么不对啊,这样会被人认为是我编出来的,这样不就等于剽窃了别人的人生吗,我需要的是直截了当地让人看出来这来自哪里,这一能明显地致敬,不至于让人误解,二能让读者发现原来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细思极恐,这和我写作的目的吻合。

基于这个想法,我才尽力原样复刻那个拜妓女的段子,并引出因情欲之灵导致妻子或者情人死亡,本身差点被杀的后续剧情。

我本来打算的是写出母树所属序列,提及创作目的时不至于剧透后,再一并标注来源,结果给一些读者造成了困扰。

至于查理被富婆包养,拿到钻石项链这点,其实和《巴黎伦敦落魄记》没什么关系,虽然上面有类似的桥段,但最后是被富婆以钻石项链被偷报警抓进去为结局的。

我写这段剧情,一是玩一下流行的“富婆,饿饿,饭饭”梗,二是需要给查理一个情人,要不然就没法引出情欲之灵的嫉妒,三是,呃,你们没看出来吗?

这段的内核本质上是莫泊桑的《项链》啊,为了一个虚假事物受尽苦难,最后才发现虚假的讽刺内核,就因为是《项链》,所以我才用的是钻石项链,而不是改成别的贵重物品,和《巴黎伦敦落魄记》区分开来。

顺便提一下,莫泊桑晚年的《奥尔拉》真的有精神病人呓语的味道,如果不是他比爱手艺年代早,我都怀疑他是不是遭了克苏鲁。

查理这个名字的来源也是《巴黎伦敦落魄记》,但不是拜妓女的那个人,而是另外一个,因为我喜欢他说话的口吻、语气和那种热情,所以,只是取其风格,而不是具体内容、语句,当然,为了让大家看得出来,我把手短的特点也加了上去。

至于贫困老夫妇卖明信片这个,《巴黎伦敦落魄记》里是有人物原型,但只有短短一行文字,没有足够的细节,不能满足我想写“老无所依”的想法,直到我后续在别的资料里看到“街头学院派美女”的定义,看到不少人卖假黄图真明信片的介绍,看到警方打击摄影师和地下版画商的记载,我才决定把这个素材用上,挖掘下背后的故事,延伸出我个人的推测和想法。

很多人拿《巴黎伦敦落魄记》来说事,可能不记得奥威尔在第一部分最后说过的话吧:“如果谁有时间,不妨为其中一个人写个传记,这将是很有趣的事”。

我个人不会不自量力真去写文学经典里人物剪影的传记,只是借这个壳来讲自己的故事,来承载更多的想法。

其他还用到的都是一些展现饥饿、贫困的真实细节,我就不多说了,对了,拍脸蛋制造红润感这个细节,我原本打算和另外一本资料的某个细节对应着来写的,那样才有对比感,才有讽刺感,但没有塔罗会带来的人物视角自然转移,只能遗憾放弃了。

那个细节是:拿三时期,某个公爵被骗子所骗,长期服食含砒霜的药物导致死亡,而他的目的是让自己肤色更白。

这和穷人靠拍脸蛋制造红润感就形成了非常好的对比。

嗯,出处应该是《印象巴黎》,讲印象画派出现和发展的,里面也有不少有趣的人物历史性细节,之后可能会用上。

还有,后面应该还会用到《巴黎伦敦落魄记》里面一个人物原型,原文也只有短短一句话,但我觉得那背后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让人辛酸和感慨的故事,等写完了再告诉大家是哪个。

我个人的习惯是直接引用原句或者稍微改了一下的句子,会直接标注章尾,借用人物原型、物品原型和历史事件的,则会在每部最后总结里一并提及,要不然,真要都标上,有的章节能标十几二十个。

毕竟到现在为止,出现的每一个菜品和酒类名称,传说故事,城市细节,魔法仪式,民俗文化,风土人情,都是有出处的。

比如,傻瓜仪,那个时代巴黎真是遍地乐子人。

比如,那个愿意嫁给死刑犯能让他得到赦免的出处是《巴黎咖啡馆史话》11页,还提到有个罪犯虽然被人求婚,但看到对方丑陋,于是对行刑人说“兄弟,赶快吊死我吧!求你了”,颜狗死于看脸的真实案例。

嗯,第一部里面的很多传说、谚语都来自《蒙塔尤》这部作品,它是对某任教皇遗留的审讯记录研究后的产物,真实展现了法国南部蒙塔尤村的人文风情和生活细节,本堂神甫这个人也是从里面摘取的人物原型,所以我才说你们法国人啊,太风流了!

在第一部总结的时候,我本来想提《蒙塔尤》的,但因为出门在外,用手机码字,又比较赶,结果遗漏的,我当时想说的是,朋友们,第一部很多东西不是在玩梗啊,比如九牛拉棺真的不是在调侃东哥的九龙拉棺,那是蒙塔尤地区真实的历史传说,人类的想象力有的时候是有点像的。

最后,大致列一下参考资料吧:

《蒙塔尤》

《金枝》

《巴黎伦敦落魄记》

《印象巴黎》

《巫师:一部恐惧史》

《巴黎咖啡馆史话》

《悲惨世界》

巴尔扎克的《农民》《高老头》

《奥尔拉》

《君主与承包商》

《甜点里的法国史》

《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500年,1500年至今》

《法国人民:四个世纪,五个地区的历史》

《法国美食之旅》

《地下墓穴:巴黎的地下史》

《美国人在巴黎》

《法国工人运动史》

《巴黎陷落:围城与公社》

《法国甜点里的法国史》

《巴黎,19世纪的首都》

《法国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

《维多利亚时代的惊悚故事》

《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过去钱值多少钱》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巴黎、伦敦和、纽约与十九世纪城市人口想象》

《法国农村史》

《法国文人相轻史》

《点亮巴黎的女人们》

《威卡魔法》

《西方神秘学指津》

《塔罗全书》

《当神秘学来敲门》

《内在的天空》

《黄金黎明》

《系统神学》

《中世纪的女巫》

《如何正确阅读一本中世纪的食谱》

《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期的建筑》

《海明威的巴黎》

《在底层的人们》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之后如果没有再刻意提及,出处应该都在以上这些书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