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矮兄高弟

女人一嫁心就死了,谁能占有她的身体,谁就占了她的灵魂。

白天替人家洗衣做饭,晚上替人家铺床叠被。

这就是所谓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千百年来一直被奉为真理。

潘金莲只挺了两个晚上,便同意武大上炕睡了。

那间破屋子四面漏风,她冻得实在受不了。

武大家只有一床被子,有盖的就没垫的,有垫的就没盖的,两个人只能抱团取暖。

只要热身子挨在一起,有些事便无法避免了。

她在接受武大的同时,也接受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武大还算勤劳肯干,天不亮就起来蒸馍了。

两人一个锅上一个锅下,忙得满头是汗。

等到天光大亮,立即挑着担子出门。

小本生意利润微薄,一天下来只能赚几文钱,想要吃点荤腥都难。

好在张大户还惦着,没过多久又追来了。

到了这时候她才知道,如意竟被卖到了妓院。

这让潘金莲平衡不少,也对张大户有了谅解。

可她并没有迫不及待,反而让张大户帮着换房子,不然就不提供情绪价值。

正好附近有栋小楼要典,张大户只能大放血了。

她正准备赴汤蹈火呢,张大户又突然中风了,前期投入也就打了水漂。

她在高兴的同时,多少还有点失落。

随着身体不断成熟,欲望也渐渐苏醒了。

可面对这样一个小矬子,她真的是欲哭无泪。

就这样熬了七八年,到最后心也死了。

那天她正坐在窗前发呆,突然有人吆喝着让看“打虎英雄”,紧接着便是一阵密集的锣声。

等她探出头来一瞧,果然有几个人抬着一只斑斓大虎。

后面还跟着一架滑杆,上面端坐着一位彪形大汉,那架势就如同天神一般。

当时她的心“怦怦”直跳,就像被什么东西击中了。

这才是生龙活虎的真汉子啊!

要是能与这种男人做回夫妻,也不枉来人世间一趟了。

没等她看看清楚,那群人已经走远了。

她正恨无缘相见呢,武大竟然把人领了回来,还说是他的二弟武松。

潘金莲偷偷瞟了一眼,这一眼差点没有把她美死。

武松比她高出大半个头,两只拳头跟钵盂似的,看着就有千百斤力气。

武大显得很自豪:“大娘子,他可是我的同胞兄弟,现在本县做都头。”潘金莲赶紧趋步向前:“二弟万福。”武松也倒身下拜:“嫂嫂在上,请受武松一拜。”说着便要跪下磕头。

潘金莲趁机扶住了胳膊:“二弟快快请起,折杀奴家了。”武松只好站起身来:“嫂嫂是至亲,武松理应跪拜。”之后又聊了几句,潘金莲便迅速切入正题:“二弟住哪儿?离家远吗?”

武松朗声回道:“有劳嫂嫂挂心!武松在县前租了房子。”潘金莲立即进行动员:“二弟不如搬回家住了!奴家早晚送汤送水也方便。”武松高声辞道:“武松不敢打扰嫂嫂。”

潘金莲很是失望:“二弟如此推辞,该不是有妻小了吧?”武松解释道:“武松一直漂泊在外,并未婚娶。”潘金莲心中一喜:“二弟今年多大年纪?”武松躬身答道:“虚度二十八岁。”

潘金莲趁机接上了:“哟,那比奴家还大了三岁。”武松不知怎么接话,只好退后一步站直了。

潘金莲还在继续打听:“二弟怎么一直没有回家?是不是把你哥哥忘了?”

武松郑重解释:“武松岂敢忘本!只因失手打死了人,逃到沧州躲了几年。最近朝廷大赦天下,武松便想回乡投奔哥哥。没想到途中遇到老虎伤人,结果被我一通拳脚打死了。”

潘金莲听了十分仰慕:“那又怎么做了都头?这可不是普通职位,通常都是官宦子弟才能担任。”武松继续答疑:“可能是县令看我有点勇力,所以才赏了这个职位。”

潘金莲叹口气说道:“唉,你们兄弟一点都不像。你哥哥太懦弱了!有时和邻居闹点矛盾,他连句硬话都不敢讲。别人想怎么揉就怎么揉,整天是受不尽的窝囊气。”

武松连忙解释:“我哥哥老实本分,不像武松这般鲁莽。”潘金莲大声夸奖:“像二弟这样才好啊!俗话说,‘人无刚强,安身不长。’奴家的性子急,最看不惯的就是‘三打不回头,四打和身转’的窝囊废。”

潘金莲正在大倒苦水,武大提着酒肉回来了:“大娘子,你快点下楼烧饭,酒菜已经买齐了。”潘金莲眼睛一瞪:“你看这个不懂事的!二弟在这儿没人陪,却叫我下去烧饭!”

武松听着刺耳:“嫂嫂先去忙吧,武松要和哥哥说话。”潘金莲小嘴一撇:“他能说什么呀!笨嘴拙舌的!”说完又对武大嚷道,“你真是死心眼!不能请王干娘过来操持吗?”

“王干娘”就是王婆,住在她家隔壁,开有一间小茶坊。

平时两家走得挺近的,王婆帮她蒸蒸炊饼,她帮王婆缝缝补补。

等到饭菜都上桌了,武大让潘金莲坐了主位,他自己打横斟酒。

潘金莲举起酒杯说道:“二弟不要见笑啊,家里没什么好的,只能将就吃了。”武松躬身谢道:“嫂嫂客气了,一家人吃什么都好。”潘金莲立即帮他搛菜:“那二弟多多吃肉。”

武松也没有多想,说声谢谢就咬了。

所谓“长嫂如母”,他不能拂了嫂嫂的心意。

潘金莲一看胆子更大了,她直勾勾地盯着武松,恨不得吞进肚里才杀渴。

武松没有觉出不对,吃过饭又坐了坐,然后才起身离开。

潘金莲自然舍不得:“二弟怎么刚回来又要走啊?是不是嫌家里窄扁?”武松笑着解释:“衙门里还有公事,武松过两天再来看望哥嫂。”

潘金莲还不肯甘休:“非要过两天干吗?干脆今天就搬回来吧!你一个人住外面不方便不说,街坊邻居还会笑话我们容不下人。你们就兄弟两个,这一东一西的多不好啊。再说了,要是二弟能住到家里,那也是给我们挣面子啊!”

武松不好再推辞:“多谢嫂嫂厚意,等会儿让士兵把铺盖拿来。”潘金莲满脸都是得意:“真的?那奴家候着了啊!”说完便把隔壁房间收拾出来,留待武松回来居住。

到了傍晚时分,武松果真引着士兵回来了,引得街坊邻居纷纷出门。

潘金莲欢天喜地迎了出去,那神情就像捡到了金元宝。

她又是打水,又是递毛巾,还一口一个“二弟”叫着。

武松似乎有点感动:“不敢劳烦嫂嫂,还是让士兵收拾吧。”潘金莲娇嗔道:“二弟这样讲就见外了。都是自家骨肉,奴家又不是伺候别人。”说完又去铺床叠被,忙得是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