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中秋夜。
虽说这是个满族的国都,但对于中原汉族历来流行的民间节日倒也无一缺席。
这天祖家的男女家眷数十人便在自家附近的大街上燃放起烟花炮竹,准备与城中百姓共庆佳节。
就在众人一片欢庆声中突然传来一阵大吼:“通通给我停了!”接着几匹骏马便在众人错愕声中快速奔来。
“不想活了是不是?先皇昨夜过世,你们在这庆祝些什么东西?真是一群无耻的汉狗!”来的是几个满族权贵子弟。接着他们见人就打。
“真是失礼了,我们还没接到消息。”祖府的总管赶紧出来圆场。
“快滚!”皮鞭正要挥出。
“咦,好美的姑娘阿,你叫什么名字?说出来给本爷听听。哈哈哈!”带头的满人突然像发现新猎物似的,开始轻薄一个容貌看起来非常秀丽的女子。
“我……我叫祖宁,乃是祖大寿将军的小女儿。”那女子畏缩的说着。
“哈哈!祖大寿喔,我好怕阿!”话音才落,立即引来满族众权贵子弟一阵哄堂大笑声。
那说话男子见状更加轻薄起来,除了言语调戏外还不断动手逗弄她。
而此时满场的祖家男丁竟无人敢出声。
“慢着!”终于有人喊出来了。
“谁?是谁?你他妈给我站出来!”
“是我!”只见原先站在最后方的胡映慢条斯理的走了出来。
“你是谁?”满人喝道。
“我是路过的,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少废话,你他妈真大胆,连我的事你也敢管,来阿,给我砍了。”
几个手下二话不说,举刀齐往胡映攻来,这满人打架果然十分豪爽,胡映见状也拔出腰间的鬼喜相抗,在祖夫人面前他本不想闹出人命的,但无奈对手招招凶狠,逼得他也不得不全力施展,刀剑毕竟无眼,最后他还是将其中一人当场格杀,那群满人见有同伴遇难,这才纷纷罢手。
接着胡映缓缓走向那发令者。
“别过来,我是鳌拜之子纳穆福,谁敢动我?”那人喊着。
“是鳌拜喔,我好怕阿!”胡映冷笑着说。
“你你有种别跑,看我待会怎么收拾你,咱们走!”说完挥挥手,那群满人立刻听令上马散去。
众人回到祖家大院。“夫人,看来此地我是不宜久留了。”胡映知道自己闯祸了,走来祖夫人面前说。
夫人点点头,语重心长的回答:“不怪你,这些满人平日太强横了,浑不将我汉人放在眼里。”
“我看我还是先行告辞好了,避免给贵府平添困扰。”
“也好,这是一点盘缠,你把它带在身上,日后方便使用。”面对这突发状况,祖夫人也不想再多说什么,胡映既然一心要走,她也不强留,只能拿出银两赠与胡映,盼他就此平安归去。
胡映方要转身,却又一把被她叫住。“对了,我尚有一事相求,不知道胡大侠可否愿意帮我?”祖夫人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
“夫人请说。”
“我这小女祖宁和那吴襄之子吴庆桐自小订有婚约,婚期便是今年九月初九,我不想失信于他,能否请公子顺道将小女护送回京交予吴家?”
“这”这个请求果真让胡映有点为难。
最后胡映还是答应了祖夫人之请,于是和祖宁两人各骑着一匹骏马匆匆离开了盛京城。
那鳌拜之子想必尚未向他父亲告状,城里的守将也未向他发出禁令,今夜他们才得以安然而快速的离开。
出城后两人兼程赶路,十日后便进入山海关。进入关内胡映体贴的为祖宁叫来一辆雕花马车,车内铺有软垫,让她沿路进京舒服点。
回想过去几日两人相互依伴,那胡映气宇轩昂,英雄盖世,豆蔻年华的祖宁对他好感日增。
眼看京城就要到了。
夜晚投宿客栈后,胡映默然掉头要走。
祖宁忽然说:“公子且慢,这些日子来承蒙你的多方照顾,小女子今晚想邀公子共饮,不知意下如何?”果然是大将之后,言语间颇富潇洒之气。
“既是姑娘相请,胡某岂有不从之理。”胡映笑着回答。
“胡大侠,今晚其实是要和你话别的,明天就要进入京城了,我想一个人独自前去吴宅。”客房内祖宁举杯说着。
“姑娘这样做方便吗?”
“没什么不方便。祖家与吴家通世友好,我与那吴家老少自小便有往来,对了,你可知道吴庆桐是个怎样的人物?”
“姑娘请说。”
祖宁提起酒杯沉思了一会:“他其实是个轻薄好色的浮浪子弟。我根本不想嫁给他。”然后把酒一口喝完接着说:“我最想嫁的便是你这种英俊非凡,武功盖世的奇伟男子!”
“姑娘莫出此言。”
“刚才只是戏言,大侠千万莫要当真。”说完祖宁突然大哭了起来。胡映赶紧上前安慰几句。
第二天天一亮她果然已经消失了。祖宁如此不告而别,令他难免有些伤感。